(图:法新社/ Brendan SMIALOWSKI)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布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全面关税,并将这一天定为“解放日”。关税措施包括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引发了全球广泛反应。
《路透社》报道,该声明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尽管美元在早盘走势平稳,投资者已着手应对潜在冲击。分分析人士担忧,新一轮关税可能带来通胀压力、干扰全球供应链,进而加剧贸易战风险,并在全球市场引发剧烈波动,其中亚洲市场首当其冲。
亚洲市场动荡与货币波动
报道指出,关税消息对亚洲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投资者担忧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及通胀压力加剧,纷纷调整投资组合,导致亚洲股市普遍下挫。避险情绪升温推动日元一度走强,而韩元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则因出口需求前景不明及资本外流风险承压下行。
尽管美元整体维持稳定,分析师警告称,这种表面平静掩盖了全球货币市场对政策走向的深层不安。亚洲各地的交易员正在为潜在的报复性措施以及贸易路线和采购策略的长期结构性转变做准备。
中国回应:精准反制与定向施压
《美联社》报道,美国先后对中国、墨西哥及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关税比例高达25%。其中,针对中国商品的税率自2月起已达10%,3月又宣布将翻倍至20%,进一步加剧了美中之间的紧张局势。
作为回应,中国迅速实施反制措施。《商业时报》报道指出,中国对多种美国产农产品征收10%至15%的额外关税,并规定该政策不适用于3月10日前离境、且于4月12日前抵华的货物。
此外,中国还暂停了三家美国企业的大豆出口资质和美国原木的进口。《美联社》称,这一举动显示出北京对特定行业实施有针对性的贸易施压战略,以应对华盛顿的关税攻势。
拥有三十多年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Steve Tunstall对此表示:“从整体GDP角度看,这对中国的直接冲击有限。中国经济的多元结构和供应链多样化能力使其能有效吸收短期冲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之一,并已成功实现其国际供应链多元化,”Steve补充道。“这明显降低了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尽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可能有限,但北京的针对性回应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打击。”
他同时观察到华盛顿贸易立场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美国本质上是在推动其他国家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即使是以将美国边缘化的方式,因为中国不再将美国视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AI策略:缓解贸易政策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
Marsh McLennan亚洲区首席执行官David Jacob指出,为应对当前局势,亚洲制造商需加快市场多元化步伐,发展本土需求,并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关键不仅在于避免运营中断,更在于打造具备抗冲击能力的未来系统。”
《华尔街日报》报道, Marsh McLennan推出的Sentrisk平台结合AI与地理空间卫星图像,提供对供应链风险的实时可视化分析,包括二级、三级供应商。
“这一平台帮助企业识别过去可能被忽视的关键风险节点,”DJ表示,“往往是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在危机中引发连锁反应。”
他进一步指出:“通过AI实时监控,企业可将风险洞察转化为战略优势,应对不确定性并提升竞争力。”
展望未来:经济不确定性与调整
随着全球逐步应对“解放日”关税带来的深远影响,未来几个月将成为评估这一保护主义政策是否对亚洲带来机遇,或进一步加剧全球不稳定的重要窗口。
这场关税战不仅可能重塑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还可能深刻影响亚洲经济布局,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向新的方向演进。